氨基鈉
氨基鈉又稱氨基化鈉或氨鈉,為白色或橄欖綠色結晶形粉末,有氨味,化學式NaNH2,分子量39.01,熔點為210℃,沸點為400℃。受熱至500~600℃時分解為鈉、氮和氫。與水激烈作用,生成氫氧化鈉,并放出氨氣。微溶于液氨,與醇作用較緩慢。在空氣中迅速吸收二氧化碳和水,應密封貯存。液態時可溶解金屬鎂、鋅、鉬、鎢和石英、玻璃、硅酸鹽等物質。由鈉離子和氨分子去掉一個氫原子后形成的-1價原子團——氨基NH-2組成的離子型化合物。氨基化鈉易燃、易爆,有腐蝕性及有潮解性。由于氨基具有孤電子對,易結合質子,所以遇水強烈水解,其水溶液呈堿性:NaNH2+H2O=NaOH+NH3。溶于液氨及熱乙醇。粉塵有毒。嚴重刺激皮膚、眼和呼吸系統。接觸皮膚后能引起腐蝕性灼傷。在有機合成中用作氨化劑;縮合促進劑;脫水劑、脫鹵劑;聚合用引發劑以及制造肼、氰化鈉、疊氮化物、氰化物、聯氨、靛蘭的原料。
氨基鈉在空氣中易被氧化,在表面生成一層黃色的多種氧化產物。其中部分氧化產物是爆炸性的,并可能由于摩擦或受熱而起爆。將氨基化鈉在真空中加熱到300~330℃時,分解為氮氣、鈉、氫氣和氨氣。故宜在充惰性氣氛的瓶中密封貯存,避免與空氣、水或火接觸,以免爆炸起火。氨基鈉與一氧化碳反應可生成氰化鈉,可利于此反應制氰化鈉。氨基鈉通常用做有機合成的縮合促進劑、脫水劑、烷基化劑等。工業上用熔融鈉與氣態氨在300~400℃反應得到氨基化鈉,實驗室中則是靠鈉和液氨在常溫下有催化劑存在時反應得到。
氨基鈉在空氣中易被氧化,在表面生成一層黃色的多種氧化產物。其中部分氧化產物是爆炸性的,并可能由于摩擦或受熱而起爆。將氨基化鈉在真空中加熱到300~330℃時,分解為氮氣、鈉、氫氣和氨氣。故宜在充惰性氣氛的瓶中密封貯存,避免與空氣、水或火接觸,以免爆炸起火。氨基鈉與一氧化碳反應可生成氰化鈉,可利于此反應制氰化鈉。氨基鈉通常用做有機合成的縮合促進劑、脫水劑、烷基化劑等。工業上用熔融鈉與氣態氨在300~400℃反應得到氨基化鈉,實驗室中則是靠鈉和液氨在常溫下有催化劑存在時反應得到。